艺术生看,表现主义中的色彩
表现主义就可冠于古今中外所有那些不重“再现”而重“表现”的画家
如果就一个具体派别的专有名称及其狭义而言,表现主义可仅指20世纪初德国的“青骑士”和“桥社”画派。如果就绘画的表现手法广义而言,表现主义就可冠于古今中外所有那些不重“再现”而重“表现”的画家。不仅后印象派以后的大多数西方现代派画家可称为表现主义画家,甚至还可上溯到尼德兰的博斯(Bosch 1450-1516)、西班牙的格列柯(Greco 1541 -1614)、戈雅(Goya 1746-1828)、法国的莫洛(Moreau 1826-1898)、德国的勃克林(Bocklin 1827-1903)、英国的诗人画家布莱克(Blake 1757-1827)和“拉斐尔前派”画家等等。
印象派家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画面的色彩焕发出强烈魅力——由于他们执着于色彩本身的美的表现,对使色彩本身呈现美的规律进行了特别的、成功的探索,因此其画面呈现出纯净的色彩自身之美,堪称炉火纯青,犹如色彩音乐。
其后野兽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马蒂斯的作品,因更减少了悲剧性而加进了装饰性,使画面愈加轻盈华美。可以说,马蒂斯就是表现装饰性的美,或说是借助绘画形式的装饰性的美来进行表现。
德国表现派画家的康定斯基把这种轻盈华美的色彩音乐感发挥到极致,其彩色的形式符号犹如飘浮在空中的美丽气球和风筝。
但是,由于世界大战的爆发,社会矛盾尖锐,人们的心灵开始失去最低限度的平衡。因 此,更多的画家在心态和形式取向上有了相应变化。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超现实主义画派。
德国表现主义画家的画面色彩沉重、阴暗,即使是鲜亮的色彩也显得骚乱或血腥;其形象破碎,线条狂野,画面失去了形式的和谐
他们往画布上涂抹的重浊色彩、残破形象和混乱线条,正是他们向自己内心注视时所见到的。在其作画时,很少想到绘画本身的视觉形式美,其所用以传递内心感受的绘画形式,往往破坏了人的一般意义上的视觉美感,对此,画家自己毫不讳言。
在德国表现派活动时期,许多杰出的表现派画家都不是德国人,但却活跃在德国。正是德国这块土地,最易于表现派艺术的生发。其时,德国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进入军国主义状态。二战时出现的残酷丑恶的第三帝国的恐怖戏剧,已开始预演。
于是艺术家曲尽其意,犹如被迫在凸凹不平、碎痕累累的镜面中,给人间照出一个畸变的折光的怪脸。有人仅从德国哥特式艺术传统中去寻求其根源,虽然片面,但不可否认,除了上述原因外,整个北欧的具有表现性内涵的哥特式艺术,都对表现派具有深远影响。德国表现派的真正鼻祖和重要画家也来自北欧,如来自挪威的蒙克,来自瑞士的克利和来自俄罗斯的康定斯基。
然法国社会一样有怪影憧憧,但他们个个像神经健全的勇士,用乐观做盾牌,用美的形式做武器,挡住了污秽丑恶和黑色的鬼魅。他们仅仅在画面上回避过多和过于沉重的人生哲理和战斗——马蒂斯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勇敢的反法西斯主义战士,但他在艺术上“献给悲惨世界的痛苦人们的是欢乐”(法国作家阿拉贡语),是“安乐椅”(马蒂斯语)。
即使是在心灵的极端矛盾痛苦、肉体的极端饥饿中挣扎着的凡高和极端自命不凡、愤世嫉俗的高更,在其画面上表现的也是火热、美艳而又和谐的色彩和纯净、高雅甚至具有罗可可风格的形象。在他们的色彩和形象中,人们毫无困难地感受到其所表现的生命力和对生命力的赞美与渴望!
这一见解异常深刻,并指出了哥特式艺术传统的特性。德国表现派画家迈德纳尔的作品《末日的景象》(两幅),表现了德国表现派画家的精神状态、他们对世界的特殊感应以及他们那种与法国野兽派绘画相比远为阴暗丑怪的色彩与形象----他们才是真正的“野兽派”!
在德国表现派笔下,鲜艳的色彩带有明显的悲剧感,仿佛走调的音乐,变成了刺目和刺耳的东西;从那些绝对丑怪的形象上,你仿佛可见其脆弱的心被现实的铁锤击碎了,敏感的神经被拧歪了。
喜新厌旧是人类向上的天性、求美的本能。经历了充满痛苦、求索和创造的20世纪的人类,正面临着新世纪的到来。西方现代派已经经历了不断变换花样的轮番的呻吟、戏谑、嘲讽、反抗和破坏,20世纪的艺术家早已把艺术折腾得面目全非,美丑难辨。现代艺术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创造和找回艺术,创造和找回艺术之美——谁走在前面,谁就将成为艺术家的佼佼者!
现在正在学习艺术的我们,别把艺术的眼光拘泥在我们书上。你发现了么?当那一粟阳光不偏不倚的刚好照射在你的玻璃杯上折射出那五彩的光晕时,是多美的一幅画呀~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将它融合到你那一幅幅作品中吧。
电话 | Tel
021-54666679(顾老师)
地址 | Add
徐汇主校:虹漕南路9号1栋4层
静安分校:南京西路993号11层
崇明分校:堡镇新港路138号
(来访请预约,学校可停车)
官网 | Web
www.hotyoungart.com
— 长按二维码 可关注我们 —